公司新闻
智造“新视界”(二)雅丝特:设备驱动构建产业新优势
作为国内纺织机械领域的领军企业,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较强的创新实力,持续为纺织产业注入强劲动能。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纺织设备品类丰富,覆盖纺织生产的多个关键领域,并以智能化、高精度、高稳定性著称,在国内众多大型纺织企业的生产线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工厂实现高效生产。依托先进的智造工艺与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日发纺机设备以低能耗、高产出、易维护的显著优势,大大提升用户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成为众多行业标杆企业信赖的核心合作伙伴。
本报推出“智造‘新视界’”专题报道,深入用户企业,实地感受日发纺机装备如何通过数字化、柔性化生产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在竞争激烈的行业赛道中,企业间的携手合作往往源于战略眼光与价值共鸣。近日,新疆雅丝特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丝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公司与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日发”)达成合作背后的故事。
“我们之所以选择日发,不仅是出于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更是因为双方在“客户至上、品质为先”的经营理念,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上的高度契合。从初次采购山东日发的设备,到计划深度推进山东日发项目,日发设备良好的市场口碑与高性价比,成为促成我们深化合作的关键因素。”雅丝特总经理叶劲松的此番分享,揭开了一段因共识而联结、因共赢而延续的商业合作佳话。
2023年初,一支考察团队踏上新疆的土地,拉开了雅丝特在新疆建设的序幕。作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纺织企业,其从立项到建设呈现出高效推进的节奏——2023年用3个月完成立项筹备,2024年正式启动厂房建设,短短两年间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格局。如今的厂区内,600台日发喷气织机与2台日发自动穿经机有序运转,300余名员工中涵盖6个民族,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成为当地纺织产业的新生力量。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高品质面料的纺织企业,雅丝特依托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不断推出新品,生产的32支、40支、50支、60支等多种规格的产品,以及天丝系列等高端面料,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些产品不仅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穿着舒适性,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雅丝特落地新疆的决策,源于对当地资源禀赋的精准把握。“新疆棉是优质原料的代名词。”叶劲松提及原料选择时强调,依托新疆作为全国棉花主产区的优势,企业实现了从源头把控品质的目标。这里的棉花产业是新疆八大产业之一,为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料条件。更重要的是,雅丝特肩负着社会责任:通过本地化招聘,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更通过多元民族员工的协作,构建起“就业增收—社会稳定”的良性循环。“看到员工的幸福感提升,我们就觉得援疆的初衷有了回应。”这种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的定位,成为其扎根边疆的精神内核。
雅丝特深知先进生产设备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因此引进了600台日发喷气织机、2台穿经机,这些设备不仅代表了国内纺织机械的最高水平,更以其高效、稳定、精准的性能,为雅丝特纺织的产品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织机配备了多种配置,包括幅宽为280厘米/360厘米的单幅双幅、毛边光边、凸轮以及多臂小提花等多种功能,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织造需求,从家纺到服装面料,再到宾馆用纺织品的面料等多元化品种,均能实现高质量织造。
在生产车间的核心设备选择上,雅丝特展现出对山东日发的高度认可。“日发设备的性价比很高。”叶劲松表示,日发喷气织机运行平稳、振动小的特性,使其在高速运转中仍能保持稳定生产状态。更关键的是其节能表现:较传统设备减少耗气耗电量,直接降低了用户企业生产成本,在当下制造业“降本增效”的大趋势中占据了先机。
设备性能的提升直接体现在用工效率上。“以前1个人只能照看6台织机,但现在能看10台-12台织机。”这一变化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更释放了产能潜力。配合日发智能电控系统,企业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工艺部人员无需进入车间,通过电脑即可查看每台设备的效率、断纬次数等关键指标,这种数字化管理模式较传统人工统计节约了大量管理成本。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日发设备的快速换型优势尤为关键。今年4月,为应对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雅丝特迅速将亚马逊平台的销售重心转向国内淘宝、抖音等电商渠道,通过调整品种实现订单无缝衔接,目前订单已排至两个月后。“日发设备让我们具备了灵活的应变能力。”叶劲松感慨,在行业内卷与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公司满负荷生产的现状正是设备竞争力的最佳证明。
山东日发的服务体系成为企业运营的坚实后盾。“其售后响应速度比国外品牌快得多。”叶劲松特别提到日发在北疆园区设立的备件仓库,确保常规配件即时供应,非常规配件可通过南疆阿克苏服务中心快速调拨。这种“双仓库+服务中心”的布局,使其实现了新疆全域的服务覆盖。
售前阶段的专业支持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日发专家团队会参与厂房设计规划,根据企业定位推荐设备配置与品种布局;售后团队则创造了“快速响应”的典型案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山东日发的快速反应机制。我们的一个车间配备的山东日发自主研发的电控箱具备高效大数据采集能力,但由于该智能设备涉及与第三方合作厂家对接,导致设备要延迟两个月才投入使用。在得知我们的迫切需求后,山东日发喷气织机事业部的负责人迅速响应,第一时间与第三方厂家沟通协调,高效解决了问题。这不仅大幅缩短了项目周期,还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其专业高效的工作作风令人钦佩。这种对客户需求的重视,让我们确信选择日发是正确的决定。”叶劲松说。
日发设备的交货速度也让企业称赞,快速的交货速度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南通家纺商会中,使用山东日发设备的企业比例较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日发设备的良好口碑。
站在产业升级的新起点,雅丝特正筹划与山东日发的深度合作,推动全产业链建设。雅丝特计划向上游延伸至纺纱环节,依托新疆棉花资源实现“原料—纺纱—织布”的一条龙生产,目前已与当地政府就相关项目展开洽谈。在印染环节,其关注无污水印染技术,拟与山东同行合作引入环保工艺,构建“绿色纺织”产业链。
“产业链完善后,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能大幅降低。” 叶劲松算了一笔经济账:企业从新疆本地采购棉花并完成全流程生产,不仅能缩短供应链周期,更能将节约的成本反哺当地就业与民生。这种将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绑定的思路,正是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层体现。
雅丝特距霍尔果斯口岸仅80公里,其具备便捷的跨境物流条件。目前雅丝特已多次考察口岸合作区,计划通过跨境电商模式拓展中亚、中东及俄罗斯市场。“未来产品可以从这里直接发往海外,既快捷又节约成本。”这种“前店后厂”的布局构想,将新疆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贸易红利。
对于山东日发的未来发展,雅丝特也提出了务实建议:希望降低织机机台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员工操作,同时进一步提升设备运转速度,为“增效降本”提供更强支撑。这种基于实操经验的反馈,恰恰体现了设备厂商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
从到新疆建厂的初心,到日发设备的技术赋能,再到全产业链生态的构建,雅丝特的发展轨迹勾勒出一幅“产业援疆、技术兴疆”的生动图景。在山东日发的助力下,雅丝特正以设备革新为支点,撬动新疆纺织产业的升级杠杆,为边疆经济发展与民族和谐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叶劲松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与日发深度合作,携手并进,共创辉煌,为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和谐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