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聚焦莱赛尔“由冷变热”背后
一件悬垂感好、清爽透气的连衣裙,一条宽松舒适、吸湿凉快的阔腿裤……这些服装单品在夏季备受女性消费者青睐。凭借绿色“基因”和多重优异性能,
经历了去年的行情波动,今年上半年,莱赛尔市场有哪些变化?出现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有哪些?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新项目投资等方面有哪些新动作?下一步,莱赛尔行业竞争的关键点是什么?
市场好转,价格触底回升并趋稳,供货紧张,产品甚至一度供不应求……上半年,莱赛尔企业的日子过得比较舒心。
“从3月开始,莱赛尔需求呈回暖趋势,纺纱用莱赛尔需求明显增长;从4月下旬开始,生产企业供货紧张。伴随纺织下游企业备战‘6·18’大促销,非织造用莱赛尔也供货紧张。5月,莱赛尔现货甚至一货难求。”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用技术新材”)副总经理于捍江介绍,上半年,纺纱和非织造用莱赛尔销售情况均较好,说明随着自身竞争力提升、下游应用拓展,莱赛尔已形成较好的市场需求基础。
通用技术新材旗下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纺绿纤”)是国际领先的莱赛尔生产商之一,自主研发能力强,能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莱赛尔,其莱赛尔年产能为11万吨。于捍江介绍:“上半年,中纺绿纤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产品库存达到历史低点,产品出现供不应求情况,企业的产销量、收入同比均大幅提高。”
山东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泰鼎”)总投资80亿元,分两期建设年产55万吨莱赛尔项目;一期在夏津县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莱赛尔项目,目前第一条生产线万吨。
“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向好,莱赛尔产销量同比增长约15%;其中,高端差异化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10%,尤其是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20%,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开拓南亚市场。”鸿泰鼎副总经理肖克介绍,“从去年10月后,公司莱赛尔在非织造领域需求放量,12月后出口量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常规纺纱用、气流纺用、非织造专用和几款出口产品的销量均好于往年同期,甚至出现持续供货紧张情况,价格也有一定幅度上涨。”
下半年,莱赛尔行情会如何?于捍江说:“近几年,技术持续进步带动莱赛尔更具性价比,但接下来,在没有新技术突破情况下,产品生产成本会逐渐趋稳。下半年,行业仍有新增产能释放,叠加淡旺季交替因素,将对供需产生阶段性影响,但市场整体需求仍呈放大趋势,秋季行情可期。”
“莱赛尔主流产品近期报价约为1.4万元/吨。”肖克说,“下半年,随着新增产能释放,市场供应量或将增加5%-8%。8月中下旬后,纺织市场传统旺季来临,订单将回暖,叠加木浆价格波动等因素,预计莱赛尔价格稳中趋强。”
从去年压力重重,到今年行情向好,莱赛尔市场出现阶段性波动是正常的市场规律。从深层次看,现阶段,莱赛尔行业呈良性发展趋势。
“莱赛尔国产化已超过10年,凭借绿色环保、性能优异的特性,近5年其需求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过20%。莱赛尔纺纱、染整技术日趋成熟,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终端消费者接受度持续提高,都推动了莱赛尔需求放量。”于捍江说。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莱赛尔面料印染加工能力的企业有47家,较2023年增长34%。
“相比粘胶纤维和棉花,莱赛尔市场近几年竞争激烈,企业普遍注重降本增效,强化盈利能力。”于捍江还表示,产品更具性价比,尤其是去年莱赛尔价格一度低于粘胶纤维价格,虽然压缩了企业利润,但使莱赛尔加速替代其他纤维。
从企业“内核”看,在装备技术提升、新产品研发、应用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发力,持续提升内功,是企业在行情向好时能把握住市场机会的关键。
以龙头企业为典型代表,我国莱赛尔生产线单线产能近几年大大提高,浆粕、NMMO(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剂、羟胺等原辅料也都实现国产化,切实提高了国产莱赛尔竞争力。
中纺绿纤目前有两条莱赛尔生产线万吨。于捍江说:“单线产能提高,带来行业投资强度、用工和能耗的下降。中纺绿纤将继续通过设备更新,进一步提高生产线效率,降低能耗。”
今年6月,赛得利集团旗下赛得利(常州)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赛得利”)二期年产15万吨莱赛尔项目投产,该项目拥有两条生产线万吨,全球领先。
同时,龙头企业持续进行技术改造,优化工艺和运营流程,提质增效。比如,鸿泰鼎上半年通过优化工艺,使溶剂回收率提升至99.8%,单吨产品生产成本降低15%,综合能耗下降30%。”
企业还强化产品研发,加速推出满足下游细分市场需求的更多功能性、差别化产品。中纺绿纤近几年推出11种莱赛尔产品。鸿泰鼎推出系列功能性和差别化莱赛尔,包括薄荷、艾草、罗布麻、石墨烯、相变、有色、抗菌、超短等莱赛尔。
尤其是大力拓展非织造用这一特色应用市场,成为莱赛尔企业经营一大亮点,也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非织造用系列这两年成为中纺绿纤的“拳头”产品。其非织造系列产品的客户,包括水刺非织造行业的多家头部企业。以超短切非织造用产品为例,用其制成的湿厕纸,纯净、柔软、可自然降解特点突出,市场前景广阔。
鸿泰鼎也在非织造用市场“大展拳脚”。肖克透露:“上半年,公司非织造用产品销量和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约20%,其中,非织造用槿纤莱赛尔销量同比增长约20%。公司正与浙江金三发等水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进功能化莱赛尔在水刺非织造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原料来源于大自然,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废弃物可降解,在“双碳”目标要求下,各地大力发展莱赛尔,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莱赛尔产量为42.8万吨,同比增长27.4%,居同期化纤所有子品类产量同比增速之首。
从需求端看,近5年,莱赛尔应用领域快速拓展,除了此前应用较广的家纺和牛仔服领域,其在女装、童装、非织造、针织等领域的应用逐年增长。
随着常州赛得利二期项目投产,赛得利集团莱赛尔年产能达40万吨。鸿泰鼎一期项目第二条生产线目前正在安装设备,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二期,鸿泰鼎将投资60亿元,在威海建设年产40万吨莱赛尔项目,其中年产2000吨功能性莱赛尔项目已投产,大生产线年竣工,届时其莱赛尔年产能将增至55万吨。
未来5年,国产莱赛尔产能预计达到百万吨。随着生产技术更成熟、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莱赛尔行业竞争关键点是什么?
一是企业通过扩大规模,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并保证供应链稳定性。比如,鸿泰鼎一期项目第二条生产线投产后,单位产品能耗较传统工艺将降低30%以上,二期项目投产后其生产成本将降低15%-20%。
二是企业技术突破能力和产品差异化水平。企业要持续创新,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降低成本,并以差异化产品拓展高端市场。比如,中纺绿纤今年重点开发循环再生、功能性莱赛尔,并加大安耐纤阻燃莱赛尔推广和应用。
三是企业的产业链协同能力和在细分应用市场的深度开发能力将成为竞争壁垒。比如,从去年9月开始,鸿泰鼎与浙江金三发、吉安三江超纤、海南欣龙等非织造行业头部企业陆续展开合作。除了推出常规非织造专用纤维,鸿泰鼎还联合它们开发超短、卷曲、高抗静电等一系列槿纤莱赛尔。肖克透露:“今年下半年,公司医疗非织造布用莱赛尔需求量预计达10000吨。”
四是绿色竞争力与认证壁垒。随着国际品牌对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纤维的采购门槛不断提高,FSC(森林认证)和可降解检测等环保认证、碳足迹数据将成为考核企业的硬指标。企业要加强绿色生产,并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会成为竞争关键。”于捍江强调,“随着产业发展成熟,莱赛尔已成主流绿色纤维原料,行业规模和应用市场将持续扩大。在行业快速扩张过程中,企业如何控制风险、踩准节奏至关重要,这将考验企业家把控战略的水平。”